
如何准确定义旋膜式除氧器,旋膜除氧器附件说明?
旋膜式除氧器定义:
1、汽水分离器由托架、排汽管和填料组成,选用网波填料作为分离填料。为简化设备,将汽水分离器与除氧塔上部人孔组合为一体,检修时要将人孔盖连同汽水分离器一起取下。
2、高加疏水配管采用孔管配水,孔管为侧下喷式,孔管内部为可卸式,膨胀端采用丁字头固定。
3、蒸汽导管均布于除氧塔的下部,落水管位于中心,与水箱上部相应管口对接,蒸汽导管和落水管是现场安装时的主要对接口,制造时应配用法兰边接。
旋膜式除氧器水箱构造:
旋膜式除氧水箱用于贮水和缓冲,及锅炉上水时的加热和辅助除氧。
300MW火电机组旋膜除氧器配套的水箱内装有加热蒸汽导管、配水管、再沸腾管、防旋板及其它必须的部件与接口。
旋膜式除氧器加热蒸汽导管:
除氧塔的加热蒸汽,经水箱内上部的蒸汽导管接旋膜除氧塔,下部经通汽管送入旋膜除氧塔底部,当蒸汽送入除氧塔底部时采用喷射方式,在向塔内送汽时将水箱内水位上部含有氧的汽体一并带出,使水,汽界面以上的汽体中氧的分压降到最低。
旋膜式除氧器配水管:
除氧塔除氧后的水,经落水管引送至配水管并直接分别配送到水箱下部的各出水口处,确保汽机甩负荷时冷水能直接送到出水口,防止给水泵入口汽化。
旋膜式除氧器再沸腾管:
水箱装有再沸腾管,用于锅炉水时和机组启动时加热除氧,机组启动带负荷后即应停止使用。
旋膜式除氧器防旋板:
水箱下部有3个出水口,为管端平接,内部不留凸头,在各出水箱口装设防旋板,防止低水位时水发生旋流,相应增加水箱有效容积,试验证明,水的旋流对水泵汽蚀影响很大,无防旋板时,水箱水位必须保持管径的3倍速度,有防旋板则可降为1.5倍以下。
旋膜式除氧器其它附件:
包括给水泵再循环管、溢流管及轴封供汽、低位放水等管口,门杆漏汽管直接引入加热蒸汽导管上。
旋膜式除氧器系统:
1、排汽系统改为两个去向:排向大气,增设排汽管,且引向汽机凝汽器的颈部,为能做到锅炉上水时和机组启动时溶氧合格,在引向凝汽器的负压管道上又装一引向抽真空系统入口的管道,以保证在汽机轴封没有送汽密封前能使除氧器负压运行,当汽机冲转后排汽引至凝汽器颈部,当汽机带负荷后,除氧器水温达107℃以上时,改为对大气排汽,排汽母管和支管均装有相应阀门。
2、低水位紧急补水管,为防止除氧器水位降至危险低水位时正常系统能补上水,特增设由化学除盐水箱直接补水系统。可设专用管路,可在正常补水管路上接管,但要保证泵和电动阀门开启灵活方便。
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不仅可避免启动和运行中复杂的操作程序,更可使机组经济运行,经研究,一台200MW机组采用滑压运行时热耗值可降低(3~4)×4.1868KJ/(KW/H),每年可节标准煤800t。
旋膜式除氧器的保护与报警:
1、水箱和除氧塔上设有足够数量的全启式安全阀,安全阀数量和规格应满足设计规程。
2、旋膜除氧器应装设就地和远方水位计。
3、滑压运行除氧器可取消压力调节阀,加装紧急闭汽阀。
4、增加紧急补水开启水泵(或阀)。
旋膜式除氧器试验:
为满足大型发电机组对除氧器的要求,应对国产300MW火电机组旋膜除氧器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研究。
1、真空除氧试验。
2、随机组滑启试验。
3、大负荷下水中溶氧试验。
4、除低给水温度和突变负荷试验。
5、随机滑停试验。
6、瞬间直补疏水试验。
7、排汽量试验。
8、旋膜管水裙面积和流量试验。